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89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4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51.
劳伦斯的小说创作蕴含着深沉的忧患意识和执着的拯救情怀。劳伦斯的忧患意识源自于现代机械文明对自然的破坏、对人性本质异化而产生的对人类生存状态的的忧思。而构建男女两性之间的和谐性爱关系则是作者拯救世人于苦难中的法宝,这一独特的拯救方式则是基于他崇高的生活激情(信念)和他那张扬人性的血性哲学观。  相似文献   
652.
中晚明是中国历史上独放异彩的时代.中晚明的哲学文化思潮发生了重大变化.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哲学命题在客观上是对"理"的世界的动摇和革命.王艮、李贄、颜钧、罗汝芳、何心隐等一大批人肯定人性、人情的价值,反对程朱理学、禁欲主义.与哲学思想界的这一思潮相适应,戏曲小说界涌起一股写情浪潮,作家们张扬情的价值,一大批反映男女情爱的作品应运而生.纵观中晚明戏曲小说史,其主流就是写情浪潮的涌起和衰退史.  相似文献   
653.
《伤逝》及涓生形象审美效果的复杂性,从叙事角度看,主要源自于故事内叙述者可信度的不确定。而内心透视这一叙事技巧的运用,则为该文本涓生形象的审美提供了某种倾向性。且这种倾向性的内涵丰富,包蕴着复杂与矛盾。  相似文献   
654.
浪漫依恋也称婚恋依恋,是指伴侣间的一种情感联结。依恋模式的稳定性至今仍存在争议。在消极情境下依恋系统会被激活,同时引起相应的情绪,使伴侣之间的交流互动产生变化。跨文化研究显示,部分文化可能不适合用两种维度或四种类型进行划分,这当中‘涉及测量工具的等值问题。中国化的浪漫依恋研究须考虑文化的特殊性,中国伴侣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夫妻相敬如宾等传统儒家观点有可能是导致文化差异的原因。我们强调研究方法需更符合中国化,同时对未来浪漫依恋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55.
从<文选>到<瀛奎律髓>,"游览"、"登览"一直是古代选家最为关注的诗歌母题之一,甚至被称为"诸诗之冠".从泰山之巅到鹳雀楼头,登高母题在漫长的旅程中被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审美意境,传达了处于不同阶段、不同境遇、具有不同经历的人们各种生命境界.登高言志的"泰山心境"以"壮语"言之,登高心悲的"高唐心境"以"情语"言之,登高致思的"鹳雀楼心境"以"理语"言之;泰山心境抒写青春意气、仰天大笑的凌云之志;高唐心境倾吐人到中年、风雨旅途的感伤情怀;鹳雀楼心境则包含了饱经风霜、回家途中的人生智慧.母题史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宏观文学史研究,同样可以用于个体创作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656.
樊骏生前于文学兢兢业业的态度深刻影响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进程与发展。《认识老舍》一文是樊骏剖析老舍的不可多得的佳作,引经据典,研史究料,展现一个学者熟稔的文笔功底与谨严的求识理念。樊骏已逝,情怀留存,感悟析视先生的学术修养和情怀是一个时代的研习标尺,更鞭策我们严肃求知。  相似文献   
657.
努力勘探人类生活真相一直是刘震云小说创作的首要任务,这既促成了刘震云创作中的重大收获,同时也导致了其创作中的重大缺憾。读刘震云近作《手机》,我们既看到作家在话语上一贯的机智和犀利,和“城市乡村对人物的双重拒绝”的主题,但也看到作品中存在的情感书写的严重缺失,对小说的能达到的成就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8.
米海燕 《海外英语》2012,(5):149-150,183
Yulinling is a famous piece of Ci by Liu Yong of the Song Dynasty.It is one long-cherished classical in lamenting the sorrow of departure.The author pictures a gloomy scene of separation:the cold autumn,the long corridor,the misty sea and the lonely boat,all the scenes depicting the sorrow and unwillingness of the separation between the two who are in deep love.The translator translated it into Eng lish in order to express his depressive feelings but he did not convey the depressive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Ci in full extend.He lost some of the intentional feelings of the original in his translation.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Yulingling and its translation,the paper dis cusses the missing of emotional feeling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i works.  相似文献   
659.
胡瑗强调以德化民,希望统治者实施仁政,但他又十分重视法治的作用,要求把礼乐政刑结合起来。他把德看着是安民之道,把法看着是治民之方。在治民方面,他要求严立法度,以节人情;严格执法,以使民畏;同时,他还要求执法者要有良好的素质,对于至幽至隐之情,能够明断是非,公平处置。  相似文献   
660.
柳宗元在眨居柳州的晚期生活中,以诗歌形式抒发生命同论的深哀巨痛和对命运进行抗争的杂死未悔的追求精神。诗人源于人生感恨的激切孤直又幽独寂寞的性格导致诗人晚期衰伤、忧怨又不甘沉沦的复杂的创作心态,这种心态形成他晚期诗写物抒情,含痛楚于悲怆,寓戚戚于浩浩的独特的悲剧性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